烟雨朦胧宛若仙境的梵净山 山下穿单山上穿棉 山上满是冰凌花

凡是出奇制胜的地方,气候条件一般也是多变而复杂的。比如,位于吉林省境内的长白山天池,海拔2193米高。

山下晴空万里,到了山顶,可能会一时一个变化。忽而晴天,白云滚滚,阳光普照;忽然,又是阴云密布,雾气腾升,或是风雨交加和风雪天气?人间到达空间一定的高度,无情的老天爷,会让人间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难以征服困惑。

一年365天,据说长白山天池仅有100多天,是可以见到蓝宝石一般美轮美奂的高山之湖。有的人幸运,上去一次便可领略到俊俏的天池;有人经过掐算,上去数次,也难见天池之美的真容;有时候,大自然也是倔强,不肯开面。

位于贵州省境内的梵净山,是不是也会如此多变呢?3月中旬,当抵达贵州的省会城市贵阳的时候,虽然已是晚上10点多了,但气温俨然如夏,温度可达零上25度。我们乘坐出租车时,司机师傅穿的是一件T恤背心,并且开着车窗吹拂着微风进行凉爽。

接连两三天,我们在游览过程中,也开始学着当地人,穿上了短袖衣裳,白日气温在29度左右。头一天,还穿着短袖衣。可抵达梵净山下的时候,这里的气温却发生了骤降。

天气预报,梵净山有阴雨,气温最高在6度左右。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我们依然不打折扣,继续实施旅行计划,攀登向往已久的梵净山。
梵净山在贵州省的铜仁市境内,在省内,虽不属于海拔最高的山峰,但也在前三甲之列。在贵州,最高的山峰是乌蒙山,海拔高度是2900米左右;乌蒙山区阿西里西的韭菜坪,海拔2777米;梵净山的海拔是2572米;这便是贵州高原上的拔海高度。

但梵净山的地势之险要,是其它山峰所不能比拟的。它在贵州,属于坐飞机吹喇叭——高高在上。作为山峰,海拔高度超过2000米以上者,那可以说,是高耸入云端,在下是极目不可望。
早就知道,贵州有一座酷似天柱般、而且又高又陡、惊险带刺激的高峰叫梵净山,便有了一睹风采的欲望与期待。虽然,自有恐高症,在陡峭的地方有些畏惧和恐惧的心态,但为了浏览风光,我也想征服一下高不可攀的梵净山,并领略它的风采。
贵州导游小邵向我们介绍说,梵净山有两个山顶,一座叫红云金顶,另一座是老金顶。登上红云金顶,这里有两座神秘的庙宇;劈山石之间,山顶有一座跨越山巅的白石桥,横跨于高高的山顶;这便是梵净山神秘莫测的地方。

青天白日时,便可极目远眺,天边似有一抹佛光普照。在大自然的高峰险峻中,赏阅红晕霞光,这可能是每位攀登梵净山仙人的美好期待?红云金顶,也是梵净山之地最为险恶和险要的地方,一段直梯,大约有100多米长,几乎是在直上直下之中攀登。
以我的揣测,梵净山高峰,应该差不多每日都处于云里雾里的高山云端。只不过,须晴日,云雾散去,山顶会吐露峥嵘,令人所思,像走入了仙境一般?

我们乘坐着旅游大巴车,来到了梵净山景区;然后乘坐景区的游览观光车经过20分钟左右的行程,抵达梵净山脚下;再排队等候,乘坐25分钟的索道缆车到达半山腰处。在这里,沿着一条长长弯曲的木制栈道,经过45分钟的攀登,到达了梵净山的一大景区——蘑菇石。
在攀登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是什么人?用什么力量?竟如此神奇?可以把这么多,这么重的建筑材料运到山顶?修建了如此修长的木制栈道和石阶小径?并成为后人浏览观光的景区?能工巧匠不惧风险,不怕困难,在云端里建庙宇?在山涧里修跨山石桥?”这真是太神奇了?
来贵州看梵净山,报的是理想;可到了这里,看到的却是幻想。事不如意,这一天,梵净山下起了蒙蒙春雨,天色变得灰暗起来。在北方,有一句话形容一年中的春、秋两个季节:“春冻骨头秋冻肉”。到了贵州省境内的梵净山,天公不作美,也令我们再度体会了一把这样的俗语学说。

遇到这样的天气攀登梵净山,也算我们的幸运。虽然缺少了蓝天白云,阳光红日,但阴雨天气,也是另一种不同凡响的意境。众多的游者们,身穿五颜六色的羽绒服和五花八门的一次性雨衣,令灰暗色调的山涧,也多了几分姿色。

待我们准备鼓足勇气准备登山时,景区发出了通知,由于山上气温变化已经达到了零下温度,沿途栈道和石头台阶上已经结冰,考虑到游客们的安全因素,红云金顶停止攀登。我们在不断攀爬的道路上,也有此感觉。楼梯的栈道湿滑,如果不注意,也会遇到不安全因素与险情。

人力与体力的攀登,虽然对个人的身体有些劳累,但攀登的路途中,景色也尽收眼底。沿途山上的植物与植被,像:齿缘吊钟花、铃木、大钟杜鹃树等。植物常年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生长,树干的周围,游离着毛茸茸的菌生物质,恰似绿色的“绒毛”,酷似梵净山上见不到金丝猴;阴雨朦胧,寒气袭人,山涧的树枝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冰溜与白色的冰霜,也煞是好看;昨日已是春天的温度,阳春三月开出的花朵,瞬间被冰雨包围,鲜花被围剿成薄透的冰花,冰鲜欲滴,俊美寒霜。

攀登梵净山的游人不在少数,有老人、中年人、年轻人,也有四、五岁的孩子。老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艰难攀登;小孩子欢天喜地,在年轻的父母带领下,愉快地攀爬。我问一位小姑娘:“你几岁了?”她告诉我:“四岁了”。她自己攀爬了一气,累了,就骑在爸爸的脖颈子上,父女二人一起攀登。

在半山腰处爬山与登山之处,不时有抬滑竿的当地民工吆喝着:“坐滑竿了!坐滑竿了!”他们在为自己揽生意。这些员工,以抬滑竿为职业生涯,每天都在此地等候游客。滑竿以游客的体重标准为计算单位,多少斤体重?付多少费用?一般以500元起价。常年以此为职业,他们的眼光一般很精准,对人体进行目测,便能大概观察出游客的体重标准,一般差不了多少。

有些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是处于同情和感验这些员工的不容易。看见这种现象会说:“即便有这种职业,我也不忍心让他们抬我。我认可爬得艰难一些,也不去压迫人家”。

不管这种思想观念对与不对?起码这是一颗体谅他人的同情之心,善良之心。但反过来想一想?如果大家都是这种心态?都为了体谅、同情、不忍心去乘坐滑竿?他们何来收入?他们也需要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去吃饭和养活家人?他们在等待生意的时候,也是一种焦急的目光和企盼的眼神。这些员工多想一天能抬几次滑竿,把游人、客人送到山顶,多挣一份劳动所得?一天之内,有千把块钱的良好收入。

抬滑竿的员工每天如此劳动生活,已经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怎样?我看见他们抬着滑竿上山、下山脚步很快。就是我们徒手攀登,也不如人家抬着100多斤重的人体走得快,走得轻巧。

坐滑竿,人是仰卧的姿态,这样可以把人体重量分散开来。学过物理的人会知道,压力和压强成为反比。压力大压强小,压强大压力就变小。仰卧的姿态,可以加大压强,减少压力。

他们的身上肩上虽然有重量,但他们很有经验,滑竿在他们的肩膀上一颠一颤的攀登,也会减轻身体的重量。做什么工作?有什么工作的技巧,有什么劳动的技能,有自己一套生活的本领。人有所长,人有所得,就是这个道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大概也是这个道理。梵净山养育了这样一批勤劳致富的勇敢者与劳动群体,这些员工还兼任梵净山护林防火监督员的工作。

见到滑竿,我也很新奇,以前没有见过这种现象,只是听说。路遇一位自称是北京来的女游客,一副中年女性和蔼可亲的慈祥面孔。她落落大方,一副爱说爱笑的神态,微笑着享受滑竿美妙的滋味。看我拿着手机对着她拍照,便笑着对我说:“你拍我吗”?我说:“是啊!”她说:“上山以后,你把照片传给我呗”?我回答她说:“行!”接着,我说了一句玩笑话:“10元钱一张啊”。就这样,说着,笑着,抬滑竿的人很快将我闪到了后面,我见不到她们的身影了。到达蘑菇石处,但我没有再见到她的身影?不知道她是去了老金顶?还是又被抬滑竿的师傅给抬了下来?

她告诉我:“昨日坐飞机到重庆,今日到铜仁的梵净山,有点身体的疲劳,所以,便乘坐滑竿上山了。”她真实的话语,证明这位女性的大方与开朗。其实,我们并不相识。

由于天气的原因,大多数游客到达海拔2318米的蘑菇石处,便停止了继续攀登。抵达蘑菇石这里,虽然山上的小雨停了,但山涧周围依然云雾缭绕,一片苍茫与迷茫。说伸手不见五指这话有点悬,但不管梵净山有多么险要和险峻?这天气,是如何也体会不到这里已是海拔2318米的高山之巅?

10米高的蘑菇石在云雾的包围之中,据称,蘑菇石是山石奇观,是梵净山的精魂,它是砂质板岩和石英岩结构。两块巨大的石头叠加在一起,一上一下,上大下小。看似险峻,似乎不稳?上面的石头时时刻刻都有要掉下来的危险?其实,蘑菇石这样的姿态,已经顶天立地,巍然挺立了亿万年之久。这便是大自然的神奇与力量所在,谁都无法撼动。

从蘑菇石往前行,便是九皇洞,狭窄的石径,传奇的万卷经书等奇石神韵。层叠高傲的奇石巍峨险峻,白色的冰霜点缀,描绘在石崖之巅,大有唯我独尊的神态。

静默赏阅,奇石迥异,妙不可言。有的看似少女奇峰;有的神态酷似鸟首;有的像一位头戴大檐帽的威武军人。在重叠相加的石韵中,在雾霭锁定的高山之巅,有一组奇石酷似一位曼妙的苗家姑娘。头戴银色头饰,两耳佩戴着白色的耳坠,侧位观,小鼻子与樱桃小口惟妙惟肖,神韵多姿。

梵净山,还蕴藏着一段红色的记忆,是我中国工农红军战斗过的地方。1934年11月,黔东独立师为了掩护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主力转移,在特委书记段苏权、师长王光泽同志的带领下,在此地与敌人战斗10余天,阻止敌人的进攻。途中段苏权同志负伤,师长王光泽同志被俘,最后仅剩20多名红军在湖南找到了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的主力部队。

顺着万卷经书的石崖缝中继续前行,有一条狭窄的石径小路,爬到最顶端,便是这座山峰的最高之处,老金顶。老金顶的高度是2442米,低于红云金顶。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继续前行,而是沿着一条下山路,步入山下。下山的路上,经过了万宝岩、承恩寺等地。

此行梵净山,虽然遇到了烟雨朦胧,但此地依然宛若仙境。从外貌看,它虽然险境丛生,却巍峨壮观。不爬梵净山不会知道,它内存温柔,就连四五岁的小女孩都可以攀登,还有谁不可以征服它呢?

遗憾的是,这天的阴雨雾气遮挡了双眼,没有看清它的真实面目?留在心里的是云间雾里的梵净山。它似天仙般的少女,朦朦胧胧,羞羞答答,楚楚动人,虚无缥缈,宛若仙境------。

这便是留在我眼中和心里的梵净山。

远眺巍峨的梵净山 有人说 不是 但我认为 是 它在云雾缭绕之中

踏上梵净山的门票雄姿

像水彩画一样的梵净山

阴雨朦胧的梵净山

这种视角仰望梵净山 像一只乌龟头像

攀登梵净山的路线图 一头到老金顶 一头到红云金顶

梵净山景区的入门处

每天攀登梵净山的游客络绎不绝

做索道缆车大约20分钟即到达半山腰处

在云雾中穿行的索道缆车

坐完索道开始走木制栈道攀登梵净山

栈道两侧的植被

齿缘吊钟花树木

在阴雨中攀登梵净山的游客

有人坐滑竿 有人徒手攀登 有老年人 有中年人

老人拄着拐杖 这位游客看我为她拍照 她很高兴

这位女性落落大方 性格开朗

抬滑竿的速度很快 一会的功夫便消失在视野中 他们还是防火监督员

梵净山上的一种植物 大钟杜鹃树

梵净山上勇敢的劳动者

四岁的小姑娘和父亲一起攀登梵净山

一路风景 一路攀登

山上的树上挂满了冰凌

酷似一幅铅笔画素描画

齿缘吊钟花

树枝上晶莹剔透的冰凌

树叶上的冰凌

蘑菇石上的冰凌

在阴雨朦胧中 岩石像一位头戴大盖帽的威武军人

岩石上的冰花酷似盆景

山高云遮 朦胧一片 唯有树枝上的冰花独放

这天 它成为梵净山一大景象

云雾朦胧中的蘑菇石

阴云密布之中的蘑菇石

晴天下的蘑菇石 高达10米 巨石亿万年不到顶天立地

巨石之下便是万丈深渊

岩石上采撷的一束冰凌花

蘑菇石周围的奇石俊峰

酷似头戴大檐帽的军人雄姿

朦胧之中的梵净山景色

蘑菇石

这样看 像一只鸟首 右侧是鸟嘴

梵净山上的风景

重叠的巨石 像一位苗家少女 头戴银饰 还戴着耳环 俊俏美丽

犹如仙境的梵净山

奇石 恰似万卷经书

奇石 万卷经书下面的一条石径小路

苗家少女的头像 头戴银饰 银白色的耳环

山势险要的梵净山

过了蘑菇云 前面一座九皇洞 曾经有一女佛在此修炼

万卷经书下的一条道口 通向老金顶

云雾缭绕的奇石巨作 万卷经书

这样看 它像一个巨大的虫蛹

万卷经书奇石 相传唐代鉴真和尚取经到此 马被绊倒 经书散落 形成了这座奇石为万卷经书

巍峨险峻的梵净山峰

从万卷经书处通往老金顶的山路 狭窄陡峭

沿着山体一条狭窄的石径 从蘑菇石到万卷经书

梵净山 峰峦叠嶂

迷雾中的承恩寺

走进承恩寺 好似到达的一座仙境

旁边有陡峭的绝壁非常险要只是被云雾遮挡

冰封植被依然挺立

虚无缥缈的承恩寺

迷蒙中的万宝岩

宛如仙境的静心池

晴天时的梵净山

云雾缭绕的梵净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